成功之路从来不易——即使对世界顶尖领袖而言也是如此。事实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也曾有过强烈的自我否定感,觉得会议室里其他人比他更优秀。但他向Z世代保证,这种不适感本就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皮查伊最近在莱克斯·弗里德曼的播客节目中说:“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我曾与那些我认为比我更优秀的人共事。你需要多次体验这种感觉,努力让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与你共事的人仿佛在拓展你的能力极限,这正是助你成长的动力。”
他补充道:“让自己置身于令人不适的境地,我觉得这样往往会让自己感到意外惊喜。”
对皮查伊而言,正是这一信条帮助他在2004年从一名普通产品经理开始,最终在这家科技巨头一路晋升。在短短十年间,他便引起了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注意,并于2015年被任命为CEO。尽管他承认成功总有运气成分,但他鼓励Z世代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即使最初看起来不合常理。
“你在思考想做什么时,大脑会告诉你一些提示。但当你付诸行动时,我认为倾听内心的声音、看看自己是否真正乐在其中,这很重要。”
职场成功的核心在于人
皮查伊补充道,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不仅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对于确保工作顺利完成也同样关键,而后者正是将谷歌打造成万亿美元巨头的核心要素。
“你找到那些志同道合、以使命为导向的人,他们拥有追求卓越、力争做到最好的内在动力,并能激励他人,这样你们就能携手取得非凡成就。”
谢尔盖·布林认为,谷歌追求卓越的精神,可能也意味着愿意在朝九晚五之外工作。据《纽约时报》看到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鼓励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员工“至少每个工作日”都到办公室上班——每周工作60小时被视为“最佳生产率状态”。尽管皮查伊过去曾公开表示,他预计未来工作的核心在于灵活性,但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已迫使科技巨头们承受着必须领先的压力。
然而,皮查伊告诉弗里德曼,在高风险的环境下,作为管理者他更倾向于保持冷静。他相信最优秀的员工通常最先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而反应过度只会适得其反。
皮查伊表示:“有时,与你共事的人专注于达成目标,如果他们出错,他们的感受比你更强烈,因此你需要区别对待。有时,确实会有些人需要你明确告诉他们,比如‘那样做是不对的’,或类似的话,但我经常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财富》杂志已联系皮查伊寻求置评。
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尽管皮查伊执掌这家全球最大上市公司之一已近十年,但他直到现在才加入亿万富翁行列——这与布林和佩奇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布林和佩奇位列全球十大富豪,其净资产分别约为1,630亿美元和1,740亿美元,而皮查伊的净资产约为11亿美元。
虽然复制谷歌的成功没有完美路径,但佩奇在2009年曾告诉大学毕业生,他们应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最终让自己变得更轻松从容:
他对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学生表示:“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确实能帮你‘偷懒’。找到世界上的有利条件,这样你就有更多机会‘偷懒’。”
与大萧条时期毕业的人们相似,如今的年轻人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部分原因是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就业市场的格局。然而,佩奇并不主张放弃。
佩奇表示:“总的来说,我知道外面的世界似乎正在分崩离析,但这其实正是你人生中可以稍微释放自我、追随好奇心、并雄心勃勃地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不要放弃梦想。世界需要你们每一个人。” (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