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盛港东大道324D座一组屋内被发现有两具尸体——一名年迈父亲在卧室内已化为白骨,女儿则陈尸客厅大门旁。两人疑已在家中死亡多时,警方将此案列为非自然死亡并展开调查。
图源:新加坡警察部队(左) 示意图(右)
怎么发现的?
这一切是从楼下邻居发现“天花板滴血水”开始的。住在楼下的七旬老妇早上6点多就闻到一股臭味,还发现客厅天花板渗出红色黏液。她儿子赶来清理后,越想越不对劲——气味怎么都散不掉,于是选择报警。警方上门调查,破门进屋,才发现上层单位内的恐怖场景:父亲早已化成白骨,女儿尸体就在门口。
一对父女星期一(10月6日)下午被发现死于盛港东大道第324D座组屋八楼的一个单位内,父毙命卧室化成白骨,女儿则陈尸客厅大门旁。
从来不打招呼的父女
据多位邻居向媒体表示,这户人家平日很安静、最初住在这里的是一家三口,但从2017年起,就再也没有看见那位年长的女性,之后只剩下父亲与女儿同住。邻居回忆,这名父亲性格沉默寡言,出门时经常戴着口罩和帽子,总是简单地买两包饭便匆匆回家。女儿则偶尔会在公共场合出现异常举动,自言自语或突然跳舞,有邻居因此怀疑她可能有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过去一个月,这对父女几乎没有在附近露面。邻居称,女儿或因父亲去世多时,不懂得求助,在家中饿死。
双尸案女儿身份曝光
本周二,警方发布寻亲文告后,女性死者徐娜的大学同窗认出了她,关于这位原籍中国东北,身兼多重学位的高材生的更多信息浮出水面。
据《新民日报》报道,身为餐厅老板的徐荣在看到警方发布的照片后,一眼认出了这位昔日的同窗。他与其他同窗确认后,大家都对徐娜的离世感到震惊和遗憾。
徐荣提到,他与徐娜大学时都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电脑科学系学生,在他的记忆里,徐娜性格内向,为人有礼,而且非常聪明。“一开始她跟我们不是很熟,后来因为参加国大中文学会才认识她。她也喜欢运动,我曾和她一起打过乒乓球。”
徐荣印象中最后一次遇到徐娜大约还是20年前,在东北线的地铁上。当时徐娜提到自己在法国工作一段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也曾在剑桥大学深造。
报道称,在死者的博客上了解到徐娜的学霸历程:
2001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脑系;
2003年在国大获得硕士学位
2008年则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9年至2012年在法国国家数位科学与技术研究院(INRIA)任职科学研究员。
来自中国东北,中学移民新加坡
徐荣说,“他们家是东北人,徐娜的父母是做研究工作的”,当他们举家移民新加坡时正值徐娜读中学时期,自然随父母移民新加坡继续求学。
这位昔日同窗提到,她大学时候朋友比较少,也没听说有其他亲戚。
徐荣表示,知道徐娜出事后,他已经在大学群里发布消息,尽力帮忙找到她在中国的亲友。
“我们已经联系上她在法国的前同事,对方目前刚好在中国工作,会请她帮忙打听徐娜在中国是否还有其他亲友。”
此外,他还提出如果无法找到其家人,可能会号召几位同窗募捐,处理徐娜的身后事。
报道称,徐娜1997年毕业于英华初级学院,读中学时也活跃于华文学会和乒乓社。
《新明日报》辗转联系上了她的一名中学同班同学。这位中学同窗表示与徐娜并不熟悉,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也没有任何联络。
只是在记忆中,徐娜的中学同样成绩优秀。曾于1997年获得全国中学生现场华文写作比赛甲组冠军。
同窗透露,新闻报道出来后,同学群里大家对此都感到震惊。
法国的留学生活
报道称,徐娜在法国留学期间曾经营博客记录生活,但2013年之后就没有再更新。
报道中提到其中一篇博文,文重流露出对家人和家乡的思念,怀念母亲做的家常便饭。该文写于2010年2月22日,正值当年春节之后(那一年的春节是2月14日)。
而另外一篇博文则提到她是小区里唯一的亚洲人,因此思乡之情更甚,文中还提到小时候在冬日里与同学们用铁锹扫雪的回忆。
除了法国生活的点滴,还有博文提到她的第二故乡——新加坡。并在文中写到是在新加坡才适应并爱上吃榴莲,并以此感悟到人生需要勇敢的尝试。
截至截稿时间,警方尚未公布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