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成功为 40 岁的先天性外斜视患者户女士实施斜视矫正手术。术后经双眼视功能训练,户女士困扰半生的眼位偏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重新拥有了正常的视觉功能。
据了解,户女士的斜视问题自出生起便被家长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眼位偏斜的症状逐渐加重,不仅影响外观,更严重影响了视觉质量和日常生活。为寻求专业治疗,户女士慕名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接诊后,杨秋艳主任为户女士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结果显示,户女士右眼裸眼视力仅为 0.04,且矫正视力无明显提升,左眼裸眼视力则保持在 1.0 的正常水平;在 33cm 看近及 5m 看远时,眼位均向外偏斜 65 三棱镜度,属于重度外斜视,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完全被破坏。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杨主任明确诊断户女士为 “先天性外斜视、右眼弱视”。

在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杨秋艳主任为户女士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中为其实施了 “右眼外直肌后徙 7.5mm + 右眼内直肌缩短 8mm” 的联合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操作精准、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矫正效果。
“先天性外斜视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先天性疾病,多在出生或出生后 6 个月内发病。” 杨秋艳主任介绍,此类斜视的核心特点是偏斜角度大,且难以通过眼镜等保守方式矫正,由于患者自幼缺乏双眼单视功能,对视功能的损害极为显著。其发病主要与先天眼外肌发育异常或神经支配异常相关,如眼肌分离不良、肌鞘纤维化等解剖结构缺陷。
针对先天性外斜视的治疗,杨主任强调,临床主张 “早期干预、科学诊疗”:对于半岁内发病的患儿,建议在 2 岁左右进行手术矫正,以最大程度重建双眼视觉功能;交替性斜视需采用 “手术矫正 + 融合力训练” 的综合方案,恒定性斜视则需优先通过手术调整眼位,再配合视功能训练巩固疗效。手术治疗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调整眼外肌肉的强度与附着点位置,使眼位恢复正常,而非手术干预如三棱镜辅助、视功能训练等,可作为补充治疗手段,最终目标均是恢复双眼视功能。
此次户女士的成功治疗,不仅解决了其 40 年的斜视困扰,也再次印证了先天性外斜视即便成年后仍可通过专业手术获得良好效果。杨秋艳主任提醒,若发现孩子存在眼位偏斜、视物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检查,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损害。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将持续为各类斜视、弱视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服务,守护全年龄段人群的视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