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儿小狗:众所周知,我住在杭州良渚,就是最近屎到淋头的地方。天知道我这几个月安利了多少朋友住到良渚来,甚至我们自己把公司也注册在这边,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屎到淋头了。
事发这几天我们还在上海参加展会,本来看见群里朋友们在讨论这件事,还觉得十分好笑,好像活在什么喜剧节目里,这一切都不像现实生活会发生的事情。回来之后我们抱着“水说不定已经快干净了呢”的想法,喝矿泉水,去其他区洗澡,静待水质变好。结果回来了两天,水质没有变好的迹象,放了几个小时的水,打开洗脸巾,依然是一层很厚的屎黄色物质。
按官方通报说,这是藻类物质,但我们亲眼看见,确实没办法说服自己用这样的水生活。现在打算收拾收拾,找个浴场洗个澡,但明天怎么办、后天怎么办,到现在还很迷茫。
看群里附近的朋友们,有人身上过敏/红疹、拉肚子去医院了,也有养花的朋友发现一夜之间濒死的绣球花开花了(竟然能有生物在这场浩劫中吃到时代红利!),于是其他人都在趁这次机会用粪水狠狠浇花了。
有点没话说,感觉淡淡的,淡到好像这件事情很寻常。可能是前两年的公共事件已经把大家的信心磨没了,但这种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没有办法就这样淡淡地接受。
看似精致便利的现代城市生活,其实只建立在几个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上,一旦失控,便溃如蚁穴,一瞬间就可以击垮所有人的正常生活。
而这些基础建设,竟然随机性如此高,只能依靠某些关键角色的“良心发现”,依靠众怒,依靠大家真的发怒了、才能推动他们去洗一洗水箱,给大家几个不痛不痒的解决方案,告诉我们水质已经ok了,请喝,给大家带来了大便,敬请谅解。
你不是在喝水,你是在参与一场不可自选的人体实验。在公共水质未被有效检测和控制的情况下,居民正在被迫使用一套未经安全验证的生活水系统。
具体是什么藻?浓度是多少?是否可能滋生其他微生物?都没有明确科普。若不是大家自己晒出照片和症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水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我们现在正在被要求“在没有信息透明的情况下,自行评估风险”,自行决定要不要喝,可不可以喝,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水来生活。
大家之所以“淡淡地接受”,并不是因为这不严重,而是因为我们被训练成了“把极端当日常”的一代。
我们被迫接受了可以随便决策的生活,可以被随便改变的生活习惯,可以随便打断的节奏,这一切都毫无办法。
但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不想让这种无助变成常态。
上一篇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