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从地方财政主导转向中央财政发力,西部铁路正是投资重点
文|《财经》记者 王静仪
编辑|王延春
继全球最大水电站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后,又一巨型基建项目落地。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8月7日,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全资持股。
该公司的经营许可范围涵盖建设工程施工、监理,铁路运输基础设备制造,公共铁路运输,以及餐饮服务、住宿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法定代表人、公司董事长为马殷军。公开资料显示,马殷军现任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新藏铁路起自新疆和田、终至西藏拉萨,全长约2000公里,将中国面积最大的两个省第一次直接相连。由于海拔高、建设难度大,中信证券测算,新藏铁路的单公里投资约在2亿元,总投资或高达4000亿元。
参考川藏铁路的建设方式,新藏铁路预计分段推进,工期可能长达10年。招投标公告显示,当前新疆段的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最快在2025年11月开工,桥隧比高达61.53%,要建设桥梁86座、隧道17座。
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发力西部基建。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和新藏铁路等项目陆续落地,西藏经济有望提速。
项目投资或达4000亿元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是950亿元,而根据中信证券测算,项目实际投资可能高达4000亿元。
该数字基于西部其他铁路项目的造价。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建设投资额来看,兰新铁路和川藏铁路的单公里投资分别为0.81亿和3.16亿元,因此新藏铁路单公里投资约在2亿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藏铁路总长约为1980公里,故项目总投资将达到4000亿元。
一般而言,铁路总体造价中,整体静态投资、动态投资比例约为93%和7%。而静态投资中,拆地征地费用、土建(包含临时设施工程)、设备(包含电力、通信等)和其他费用及预备费占比分别为:19%、60%、11%、10%。以此比例测算,新藏铁路的土建和设备项目投资或达到2400亿和440亿元。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铁路工程之一,新藏铁路纵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及喜马拉雅山脉四大高海拔山系,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工程需克服极寒(-40℃)、缺氧(氧气含量仅为内地44%)、永冻土层等极端环境,并穿越十余处冰达坂、数十条冰河及逾千公里的荒漠戈壁与常年积雪区,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极高。
随着国家重大工程推进,工程、建材和民爆需求旺盛,A股铁路基建股掀起涨停潮。
华西证券研报认为,新藏铁路建设提速,带来工程实物量的落地转化;考虑到新疆和西藏区域内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多变,施工难度极大,单公里所需的投入将高于其他铁路建设,区域投资弹性有望显著提升,新疆区域内工程及材料工程企业将普遍受益。
仅水泥需求一项,新藏铁路一年的水泥需求或高达500万吨。
据水泥网分析,新藏铁路总里程约2000公里,若按每公里2万吨的水泥用量标准测算,该铁路项目将直接拉动约4000万吨的水泥需求;假设以8年建设周期为基准,年均水泥需求量可达500万吨。多家当地头部水泥企业,有望受益于新藏铁路的建设推进。
桥隧比高达61.53%
新藏铁路分为新疆段和西藏段两段,其中新疆段(和田至省界)全长462.6公里,西藏段(日喀则至佩枯错段)403公里、(佩枯错至和田段)1660公里。
新疆段进展较快,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明确将其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预计在11月开始建设。
招投标公告显示,新疆段的桥隧总长285.092公里,桥隧比高达61.53%,包括桥梁86座108.324公里、隧道17座176.768公里。另设车站35座,其中新建车站31座,改造既有车站4座。设计行车时速为120公里-160公里。
梳理进程,2022年5月31日,国铁物资有限公司发布了新藏铁路的和田至日喀则段勘察设计招标公告;2024年3月5日,根据《新疆日报》,新藏铁路初步测量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加紧推进项目剩余前期工作;2024年11月,和田至日喀则铁路(和田至省界段)地质勘察监理招标公告对外发布;2025年4月,启动该段地质勘察及土石方工程招标;2025年7月,完成地质勘察监理。
西藏段的开工时间稍后,西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虽要求2025年启动,但由于工程难度大,实际进度慢于新疆段。
类比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等进藏通道,新藏铁路预计也将采取分段建设的方式,建设工期可能长达10年。川藏铁路在2020年动工,目前正在施工,预计2032年全线贯通。
根据最新顶层规划,入藏铁路通道一共有五条,分别为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甘藏铁路、新藏铁路和滇藏铁路,其中青藏铁路2006年全线通车;川藏铁路和滇藏铁路在建;甘藏铁路和新藏铁路即将建设。
进入“十四五”以来,中央层面将进藏铁路纳入国家安全、区域协调与交通强国等多重战略体系统筹推进,并明确提出以川藏铁路为主骨架,推动滇藏、新藏通道有序建设。
中央财政发力西部基建
刚成立的新藏铁路有限公司由国铁集团全资持股,引发外界对投资主体的关注。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地方财政投资基建承压,本轮基建呈现出从地方财政主导到中央财政逐步发力的明显特点。
中央财政项目立意深远,往往从能源转型、区域发展、生态治理、地缘安全及国际合作等多维度考量,单体规模亦更大,如此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南水北调工程5000亿元、西电东输2825亿元、川藏铁路3198亿元等。
因此,从区域上看,以西藏、四川、新疆为代表的西部省份将成为基建重点发力区域,以运河、核电等为代表的水利、能源项目亦将持续发力。
着力填补西部铁路“留白”,正是《“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
从2025上半年投资额来看,即使在全国铁路投资额同比增速下降背景下,西藏、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均明显提升,体现出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视。新藏铁路有限公司的成立,可以视作西部战略的又一推进标志。
目前西藏铁路运营里程仅约1187.8公里,铁路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层面也已同步出台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提出:2035年铁路总规模突破5000公里,初步建成以拉萨为枢纽、连接四省区、辐射南亚的高原铁路骨架体系。
从一系列实践来看,“多向进藏”网络并非远景概念,而是正在分阶段、按计划落地的庞大工程。几大新通道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高原铁路的未来骨架,也揭示了中央财政发力西部基建的清晰图景。
更重要的是,来自中央层面的大基建,为新疆和西藏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以西藏为例,2025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17.21亿元,以7.2%的实际GDP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8%,连续13个月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随着投资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和投资约4000亿元的新藏铁路陆续落地,西藏经济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