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外卖市场持续激烈的竞争中,阿里巴巴的市值已蒸发1000亿美元,而对利润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仍看不到尽头。
截至7月10日,阿里巴巴港股自3月高点已下跌28%,跌幅几乎是恒生科技指数的两倍。在政府“反内卷”的政策基调下,竞争对手京东和美团股价也出现类似跌幅。
随着这场持续多年的市场争夺战进入新的阶段,自6月下旬以来,高盛、汇丰等至少四家券商已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平均下调8%。
“这场竞争可能会比预期持续得更久,”香港惠理集团投资总监Luo Jing表示,“与上一轮相比,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更稳健,现金更充足,现金流状况也更好。”
阿里巴巴的外卖战略分散了投资者对DeepSeek引爆的人工智能热潮注意力。今年早些时候,阿里巴巴股价短短两个月上涨逾80%。自京东2月份正式宣布涉足外卖市场以来,阿里巴巴将其外卖业务并入核心业务,并加大了补贴力度。
这是一场代价极大的竞争。据野村控股估算,仅在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在补贴上就烧掉约40亿美元。该公司认为,阿里巴巴将在未来主导补贴大战的激烈程度和规模。
行业领头羊美团此前表示,将进入“闪击”模式,与阿里巴巴展开竞争,而京东本周则宣布新一轮补贴计划。
根据高盛,截至明年6月的未来12个月,阿里巴巴的外卖业务可能亏损41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其截至3月财年净利润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外卖和闪购的激进投资将显著抑制其短期盈利前景。”汇丰分析师Charlene Liu等人本周在报告中写道,并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下调15%。
7月11日,阿里巴巴股价在香港随大盘走高,截至当地时间14:00,上涨3.4%。
来源:商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