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成功为一名 12 岁知觉性外斜视患者完成矫正手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眼位。
患者欣欣自幼右眼视力欠佳,6 年前,家人发现其右眼出现向外偏斜的症状,且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不断加重。为寻求进一步治疗,2025 年 5 月,欣欣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详细检查,欣欣右眼裸眼视力仅为 0.04,佩戴眼镜(+2.25DS/-1.25DC×150°)后矫正视力也仅达 0.06;左眼裸眼视力 0.25,戴镜(-2.25DS/-0.75DC×30°)矫正视力为 0.8 。同时,右眼底视网膜上方存在大量色素沉着,无论是在 33cm 看近还是 5m 看远时,眼位均向外偏斜 80 三棱镜度,且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遭破坏。最终,欣欣被确诊为知觉性外斜视、右眼视网膜变性、双眼屈光不正。
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后,为欣欣实施了双眼外直肌后徙 6.5mm、右眼内直肌缩短 7mm 的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欣欣的眼位恢复正常。
杨秋艳主任介绍,知觉性外斜视曾被称为废用性外斜视、视力不良性外斜视,是因单眼视力不良、视觉障碍(如弱视、屈光参差、角膜病、白内障、单眼无晶状体、眼底病、视神经病、外伤或器质性病变等原发性知觉缺陷),致使双眼融合视功能受损或丧失,进而引发的恒定性、单眼性外斜视。该病症主要特征明显:双眼视力差距悬殊,患者常使用视力良好的眼睛注视,斜视固定出现在视力不佳的知觉障碍眼;能够找到导致视力不良的病因;斜视角呈逐渐增大趋势;偏斜为单侧性,且多发生在弱视眼,受累眼呈现恒定性外斜视。目前,手术是治疗知觉性外斜视的主要手段。
针对欣欣的情况,杨秋艳主任建议,术后她需坚持佩戴眼镜,每天遮盖左眼 4 小时,尽可能多地使用右眼,以此巩固斜视手术效果,降低斜视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