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流再添新桥梁,助力青年与创新产业深度融合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西语系国家在经贸、教育、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25年8月13日,上海与一带一路(西语系)国家高质量人才培育计划在位于杨浦区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之智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启动。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路易斯·卡尔沃(Luis Calvo)、智利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龚萨罗·费盖劳尔(Gonzalo Figueroa)、多米尼加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表、墨西哥合众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政务官员陆俊、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遐玮、各地政府驻沪机构代表、高校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美团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以及西语系国家企业代表等相关人士出席了活动。活动由该计划的联合发起人智见集团董事长郭炜和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侨联副主席任美霏共同主持。
高规格嘉宾阵容 共谋合作新机遇
(从左至右依次为:上海银行浦西分行国际部总经理庄焰,智见集团董事长郭炜,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书记、副局长周遐玮,智利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龚萨罗·费盖劳尔(Gonzalo Figueroa),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路易斯·卡尔沃(Luis Calvo),沈阳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杨劲红,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侨联副主席、任美霏出海工作室创始人任美霏,杨浦区公共实训基地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江烨)
与会各方嘉宾围绕中国与西语系国家在教育合作、产业对接、投资促进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了在数字经济、AIGC、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协作路径,一致认为应在文化与人才交流方面进一步深化多方合作,推动各方创业青年深入交流、共同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西语系国家的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6月起,中国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和乌拉圭五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进一步便利了双方的人员往来与经贸合作。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杨浦区更是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域,为建设国际合作平台提供了优越条件。
本次“上海与一带一路(西语系)国家高质量人才培育计划”旨在搭建集人才认证、技能实训、教育合作、产业对接与投资促进于一体的跨国协作网络,让优质教育资源、优秀人才和创新项目在中国与西语系国家之间多向流动,推动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观点交融 共绘合作蓝图
在活动致辞环节,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路易斯·卡尔沃(Luis Calvo)高度评价中西在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成果,表示愿与中方在青年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
智利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龚萨罗·费盖劳尔(Gonzalo Figueroa)则强调,两国应在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强交流与联合行动,推动更多务实项目落地。各国嘉宾的发言不仅描绘了合作的美好愿景,也为平台的建设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启动仪式与首批合作项目
在启动仪式上,路易斯·卡尔沃(Luis Calvo)、龚萨罗·费盖劳尔(Gonzalo Figueroa),与发起人郭炜、任美霏共同将手印印在启动屏幕上,象征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合作之桥从此启航。
首个落地项目是与西班牙莱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Lleida)合作推出的国际实习项目。莱里达大学拥有近700年的办学历史,是加泰罗尼亚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教学与科研质量在西班牙名列前茅,并与众多知名企业和机构保持长期合作。该项目为中国青年学生和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直接融入西语世界的机会,融合了专业课程学习、企业实地参访和国际认证等多元环节,旨在让参与者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商业环境与社会文化,并获得国际学分,为日后在西语系国家的深造、就业或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首批示范项目,国际实习项目不仅体现了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也为后续引入更多海外优质院校和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范式。智见集团将为该项目提供从实训、产业支持到资源衔接的全链条保障,确保学员在学习与实践之间实现有效衔接。
圆桌对话 思想与经验的交汇
在启动仪式后,活动举办了主题为“出海赋能:中国–西语系国家新机遇”的圆桌对话,邀请了Lilian Trade CEO伊恩·贝内加斯(Ian Venegas)、马德里弗朗西斯科·德·比多利亚大学学生迭戈·费盖劳尔(Diego Figueroa)、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南,以及米粿AI产品负责人杨天和共同参与交流。嘉宾们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围绕教育与产业合作、青年人才出海、跨境市场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伊恩·贝内加斯(Ian Venegas)作为长期在中国发展的拉美企业家,指出数字经济、跨境电商、新能源等产业将成为中西语系国家未来合作的重要方向,同时提醒中国企业在进入西语系国家市场时应注重文化适配与法律合规。
迭戈·费盖劳尔(Diego Figueroa)分享了在西班牙的学习与生活体验,认为当地不仅拥有优质的学术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交流机会,更为中国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鼓励更多青年积极参与双边教育合作与创新创业。
李南则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创业创新方面的经验,提出通过课程共建、双向师资交流、海外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展进入西语系国家的职业发展通道。
杨天和结合AI漫画技术与内容出海的实践,分析了中国数字文化产品在西语系市场的竞争优势,并指出通过AI与本地创意的融合,可以更高效地满足海外用户的多元需求。
携手并进深耕合作 共绘中西交流新篇
郭炜表示,平台将持续引入更多优质海外院校和机构,推动课程共建、教师互访、中西青年创新论坛等合作,并通过“实训+产业+资本”的全链条支持,实现从学习到实践的无缝衔接。
任美霏则强调,上海与西语系国家在青年交流与产业合作方面潜力巨大,期待该平台成为双边合作的新标杆。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这一计划将为中西语系国家的青年发展、产业合作与文化互鉴注入新的动力。
“上海与一带一路(西语系)国家高质量人才培育计划”的正式启动,不仅为上海与西语系国家的教育、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搭建了全新的桥梁,也为中西青年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拓展视野、共谋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未来,发起方将继续凝聚多方资源,推动更多务实合作项目落地,助力更多“创新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价值、成就梦想,让这座合作之桥在中西文明交汇之下愈加坚固与宽广。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