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指数流动性概览:2024 年标普道琼斯指数挂钩交易》中对比分析了2023至2024年的最新交易数据。整体来看,与标普道琼斯指数挂钩的产品交易经济价值在一年内增长了50万亿美元,达到总量296万亿美元。这一显著提升反映出指数化产品在市场中的结构性作用正在增强。

在交易行为方面,指数挂钩产品的使用日趋“主动”。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所有产品的中位持有期从上一年的222天下降至198天。特别是在高频交易、量化操作和策略轮动中,ETF、期货与期权的使用频率和复杂度持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板块类产品的交易比重明显提高。我们注意到,挂钩标普500行业指数的交易所期货使用量不断上升,成为表达市场观点与行业判断的重要工具。
为何指数策略受到青睐?原因之一是其全天候交易机制。以标普500指数为例,其挂钩产品包括全球多个交易所上市的ETF和期货,覆盖不同时段,形成24小时几乎不间断的交易环境。这让投资者无需等待美股开盘就能对全球宏观事件进行反应。
同时,该指数的生态系统规模庞大,提供了极高的市场效率。ETF之间的流动性联动、做市商的套利机制、期权与现货间的价格校准系统,进一步缩小了指数产品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追踪误差。
报告还分析了行业板块交易的长期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与标普500行业指数挂钩的ETF和期货产品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相关交易量更是在过去十年增长了近10倍。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标普500行业指数,显示出行业配置已成为策略投资者的重要手段。
报告同时指出,投资者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平均持有期差异显著。例如,区域性银行、生物科技等行业的平均持有期较短,体现出更频繁的战术交易;而医疗保健、住房建筑等行业的平均持有期则更长,说明其配置更倾向于中长期策略。这种行业间的差异性也反映出指数生态中“策略细分”的发展方向。
报告完整内容详见标普道琼斯指数中文官网。*本报告仅为提供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请阅读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