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预言“美国政府关门”两周内结束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3863) 2025-11-03 18:41:52

高盛预言“美国政府关门”两周内结束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1张

继花旗之后,高盛也乐观预估美国政府停摆有望在“两周内结束”,这对依赖数据进行决策的美联储来说至关重要。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已持续多日的美国联邦政府部分停摆事件正显现出结束的迹象,该行预计僵局最有可能在11月的第二周左右被打破。

对于停摆如何影响美联储12月的利率决策,华尔街大行普遍认为关门时长是核心变量。此前花旗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其“越来越有信心”政府关门将在未来两周内结束。

花旗认为,一旦政府重开,数据发布将迅速恢复,美联储在12月会议前“将可能获得多达三份就业报告”,这将为继续降息25个基点提供充分依据。因此,该行维持其对美联储在12月、明年1月和3月连续降息的基准预测。

僵局有望打破,高盛预言“两周内”结束

尽管此次政府停摆持续时间已快赶超2018-2019年的35天纪录,但高盛认为政府关门“终点比起点更近”。

据报告分析,此次停摆之所以持续如此之久,部分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采取了非常规措施,动用去年未用尽的资金来支付军饷等,从而暂时缓解了一些矛盾。然而,这种腾挪空间正逐渐耗尽。随着停摆的负面影响不断累积,多个关键压力点正迫使国会两党寻求妥协。

首先,空中交通管制员和机场安检人员已于10月28日错过了首个完整的发薪日。这增加了航空旅行出现延误的风险,尤其是在11月10日第二个发薪日临近之际。2018-2019年的停摆经验表明,空中交通延误是促使政府重开的强大催化剂。

其次,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即食品券)的支付也出现中断。尽管法院裁决要求政府动用应急资金支付部分福利,但支付延迟已成事实。

再次,国会工作人员自身的薪资也受到影响,这可能直接促使议员们加快妥协步伐。

此外,一些政治日程也可能为达成协议创造窗口。报告提到,11月4日几个州将举行选举,而国会计划于11月7日后进入休会期,这些都可能成为促使议员们在此之前达成协议的动力。

综合来看,高盛目前的预期是,停摆“最有可能在11月的第二周左右结束”。

12月降息有望?降息前景取决于“关门”时长

根据高盛的推演,如果政府在11月中旬左右重开,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发布被推迟的9月就业报告。更重要的是,原定于12月5日发布的11月就业报告,以及原定于12月10日发布的11月CPI报告,都可能面临推迟一周发布的风险。

就业和通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的两大核心支柱。但报告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劳工统计局将如何处理缺失的10月份数据。

不过,华尔街见闻文章写道,花旗的分析师Andrew Hollenhorst团队更为乐观。

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其“越来越有信心”政府关门将在未来两周内结束。一旦政府重开,数据发布将迅速恢复,美联储在12月会议前“将可能获得多达三份就业报告”,这将为继续降息25个基点提供充分依据。

因此,花旗维持其对美联储在12月、明年1月和3月连续降息的基准预测。

而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Michael T Gapen的团队认为,关门时间越长,12月降息的概率就越低,并列出三种情形:

情景一:下周结束。 如果政府迅速重开,美联储将有大概率在12月会议前获得9月、10月和11月的三份就业报告,以及9月和可能的10月CPI、零售销售等关键数据。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些数据足以支撑其做出降息决策。

情景二:11月中旬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将变得“更为有限”,美联储可能只能获得9月份的就业、零售和通胀报告。不过,摩根士丹利分析称,届时州级失业数据和私营部门指标或能填补部分空白,让美联储依然有可能推进降息。

情景三:感恩节后(11月下旬)结束。 这是最悲观的情景。届时,美联储高度可能仅能获得9月的CPI与就业报告,而9月的零售销售等关键数据则存在无法获取的风险。在这种“数据真空”的情况下,除非有来自州一级或私营部门的强劲恶化信号,否则美联储在12月暂停降息的可能性会更高。

经济代价浮现,四季度GDP增长或遭重创

除了影响美联储决策外,此次停摆的经济代价也不容小觑。高盛在报告中强调,本次停摆不仅持续时间可能最长,而且波及范围比以往更广,影响远超此前仅涉及少数机构的停摆事件。

高盛的经济学家团队估算,假设停摆持续约六周,将主要因联邦雇员的强制休假而导致2025年第四季度的季调后年化实际GDP增长减少1.15个百分点。报告因此将第四季度GDP增长预测下调至1.0%。

不过,这种影响大部分是暂时性的。报告预计,随着休假员工重返工作岗位以及部分联邦采购和投资从第四季度转移至明年第一季度,2026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将获得1.3个百分点的提振,推动该季度GDP增长预测上调至3.1%。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