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王宁身家还在涨,但有人恐惧了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3416) 2025-11-13 16:46:41

泡泡玛特王宁身家还在涨,但有人恐惧了_https://www.izongheng.net_企业_第1张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发布

作者:邓蔚楠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泡泡玛特“神话”又现裂痕。

11月11日,外资机构伯恩斯坦发布研报,将泡泡玛特归类为投机周期类玩具,且给出了其“跑输大盘”的评级。这已是近一段时间该机构第二次看空泡泡玛特。

几天前,泡泡玛特才刚被推上“智商税”的风口浪尖。11月6日,两位泡泡玛特工作人员在官方直播间的对话,引爆全网。直播录屏显示,先是一位员工感叹,一款售价为79元的挂链盲盒“确实有点贵”,而另一名员工却回话称“会有人埋单的”。

不过,这可能并不影响泡泡玛特造富的速度。

就在直播“翻车”当天,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1820亿元的身家,登顶胡润U40的榜首,相比6月初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上1460亿元的身家,王宁的财富在5个月内增加了近400亿元。

但为何伯恩斯坦坚定看空?而资本市场也不是没有预兆:自2024年起,包括创始人王宁在内的主要股东开始减持。

靠贩卖情绪价值堆叠出的“塑料茅台”神话,还能持续多久?

员工“背刺”

泡泡玛特的“品牌溢价”,连自家员工似乎也不太理解。

11月6日,泡泡玛特在抖音平台的官方旗舰店直播DIMOO全新系列“新生日记”,直播到一款售价为79元的挂链盲盒时,一位工作人员嘀咕着说:“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贵”,另一名员工则在一旁回应:“没事,会有人买单的”,前一位员工随即接了句“过分了”。

泡泡玛特王宁身家还在涨,但有人恐惧了_https://www.izongheng.net_企业_第2张

▲泡泡玛特DIMOO全新系列“新生日记”的挂链盲盒。

对话瞬间引爆微博热搜。泡泡玛特大跌、泡泡玛特回应直播事故、直播事故、泡泡玛特又是79等词条纷纷冲上微博热搜。

据新浪财经,一位业内人士称,此次直播事故背后,员工应该是使用一拖二的无线麦克风,有一个不用的忘关了。还有泡泡玛特内部人士回应:“确实发生了直播事故,公司正在紧急调查,但不会开除直播事故中相关员工。”

虽然这是一次意外,但这两位员工道出了不少网友的心声。有网友说:“看似是忘了关麦,实际上是有良心的打工人是实在看不下去了”“连员工都不肯定品牌价值”。

可能连泡泡玛特都没想到,是自家员工戳破溢价售卖真相。

泡泡玛特官方商城显示,目前其在售的产品,最贵的是与梵高博物馆向日葵联名的一款手办,售价高达6999元,限购一件,目前处于无货状态。另外还有多款联名手办售价5999元。

不过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在6月的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一款显示为初代藏品级薄荷色的LABUBU,最终以108万元的价格完成竞拍。而LABUBU正是泡泡玛特的爆款。

但泡泡玛特的质量不一定撑得起它的高价位。外圈一度将泡泡玛特称为“塑料茅台”,目前出现的泡泡玛特仿品,成本仅需4元。

而某些正品也被网友曝出不少质量问题,包括存在掉漆、衣服有抽丝、产品外形有磕碰等。以泡泡玛特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目前共有26064条投诉信息,普遍投诉内容为产品瑕疵以及售后服务差。

泡泡玛特王宁身家还在涨,但有人恐惧了_https://www.izongheng.net_企业_第3张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

这也难怪网友吐槽:“一个塑料卖39还合适,79就是割韭菜啊。”

持续造富

但对泡泡玛特来说,这次直播翻车根本算不上什么。

得物App数据显示,本次直播翻车的那款泡泡玛特DIMOO,开售后仍是一秒售罄。其中,DIMOO黑色的隐藏款“安全感”发售后溢价最高,价格上涨至819元,溢价7.3倍。

顶流依旧是顶流。泡泡玛特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作为泡泡玛特长期保持TOP 5销量的头部IP,DIMOO系列上半年收入为11.05亿元,收入占比为8%。DIMOO隐藏款“米奇TV秀”的价格,甚至由179元上涨至784元,溢价3.4倍。

直播翻车事故发酵后,泡泡玛特股价曾短暂出现下跌,但很快就涨了上去。11月10日,其股价曾大涨超8%。

看来,连一向敏感的资本市场都不在意,谁让泡泡玛特的造富能力那么强。

胡润研究院新近发布的《2025胡润中国U40企业家榜》上,王宁以1820亿元财富登顶榜首,财富增幅达到562% ,成为U40群体中的财富标杆。而在2025年胡润百富榜单中,王宁家族也以1820亿元身家,杀进前二十名。

此前的6月8日,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王宁身家为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0亿元),王宁取代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

泡泡玛特王宁身家还在涨,但有人恐惧了_https://www.izongheng.net_企业_第4张

▲泡泡玛特近半年股价表现。

员工不理解,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泡泡玛特就算是“割韭菜”,但消费者不在乎,“我买的时候是觉得贵的,但我愿意为了喜欢埋单”,“确实不是这个圈子的理解不了,毕竟所有的物品在喜欢的人眼里才会产生价值”。

事实上,泡泡玛特就是在贩卖“情绪价值”,对IP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与情感绑定。据经济观察网,泡泡玛特会通过盲盒机制制造不确定性带来的期待感,通过限量款、隐藏款的设计强化稀缺性带来的占有欲,再通过IP人格化、社群意见领袖的示范效应,使得玩具早就超越了玩具的物理属性本身。

可以说,泡泡玛特是顺应时代新消费需求成长起来的。国金证券研报对情绪价值框架的深度研究显示,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消费需求正从功能性向情感性转移,“情绪价值消费”正成为消费行业重要主线,预计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因此,当“割韭菜”的吐槽撞上情绪消费洪流,直播事故连一片浪花都掀不起来。

谁在恐惧?

泡泡玛特的情绪生意,短期内仍旧光鲜。

在LABUBU爆火之际,曾有不少网友表达过对泡泡玛特的担忧,其中最为凸显的问题,便是IP们的可持续性。

但今年以来,泡泡玛特仍有多款新品成为爆款。据媒体报道,在10月9日发售的万圣节系列中,包含5个IP(Labubu、星星人、Molly、Dimoo和Hacipupu)的产品在主流线上平台于数分钟内售罄。

泡泡玛特王宁身家还在涨,但有人恐惧了_https://www.izongheng.net_企业_第5张

▲泡泡玛特新IP“星星人”。

与之伴随的,是泡泡玛特业绩的迅猛增长。今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45%至250%,其中,中国收入同比增长185%至19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65%至370%。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为70.3%,同比提升了6.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对比其他奢侈品大公司,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也毫不逊色,其高于路易威登母公司LVMH集团的66.84%,也与爱马仕的70.67%基本持平。

市场也看好泡泡玛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以来,泡泡玛特股价已上涨174%,市值一度突破3300亿港元。若将时间线拉长,从2024年初至今,泡泡玛特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1倍。

尽管泡泡玛特的市场表现格外强劲,其股东却有异动。据新浪财经,自2024年起,包括创始人王宁在内的主要股东开始减持,其中,王宁通过其两家公司合计减持2170万股股份,套现约15.62亿港元。

今年5月,蜂巧资本更是清仓式减持其上市前持有的全部股份,套现约21亿元。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是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持股14年,却在泡泡玛特仍高速增长时离开,一度引发外界关注。

肯定有人不想再赌持续增长了。而泡泡玛特的隐忧,已近在眼前。

伯恩斯坦看空泡泡玛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增速放缓。泡泡玛特线下支付宝交易10月同比增长54%,较Q3的58%放缓;线上电商平台及官方旗舰店GMV创16个月新低,10月环比分别下滑38%和46%,较6月峰值更是暴跌59%和67%。

同时,研报还提到,LABUBU的市场热度有大幅退潮的趋势。小红书平台LABUBU相关互动量10月环比骤降86%-91%,百度指数环比下滑14%-27%,微信指数环比下跌19%,较6月峰值均跌幅超80%。千岛平台LABUBU平均转售价10月环比微降1%,但较6月峰值大跌49%,交易量环比暴跌38%,较6月峰值缩水76%,非隐藏款溢价仅余12%,部分系列甚至折价交易。

另有分析文章指出,泡泡玛特面临不小的市场威胁。名创优品旗下的TOPTOY采取低价、全品类覆盖策略,抢占下沉市场;52TOYS发售硬核机甲IP面向男性市场,分流泡泡玛特潜在男性用户;日本的Bearbrick走高端收藏路线,单价超1000元,吸引高净值用户,挤压泡泡玛特溢价空间。

泡泡玛特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而在情绪价值这门生意里,产品循环的终点从来不是货架,而是人心。如何把握住人心,或许是泡泡玛特要持续思考的事情。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