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几个协和?大协和体系科普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1.7w) 2025-05-28 14:54:00

在医疗界,“协和”二字的含金量可谓是不言而喻,中国人懂的都懂。

但提到协和,大家的认知却是混乱的,除了知道北京协和医院一定是正统,最多再认识一个北京协和医学院,但除了北京,武汉和福建也有协和医院,而市面上叫协和的品牌和公司却又很多。到底是"借名"还是"山寨"?他们之间到底都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协和”体系十分庞大,今天就来给大家细数,中国到底有几个“协和”。

2019年,一场关于“协和”名称的风波席卷网络。一篇名为《7天卖出51万瓶的"协和"维E乳,居然没有一瓶来自"协和"?》的文章将苏州协和药业生产的"协和维E乳"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文章暗示苏州协和药业使用"协和"商标是在蹭北京协和医院的名气,这一说法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许多消费者对此深信不疑。然而,事实真相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

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从大协和体系说起。

所谓"大协和体系",指的是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为核心的医学科研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始于1906年创办的协和医学堂,后经历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介入、扩建与发展,逐渐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医学机构之一,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到底有几个协和?大协和体系科普_https://www.izongheng.net_医疗_第1张

值得注意的是,自1957年起,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这意味着它们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这种独特的体制结构使得大协和体系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协和医院这一家医疗机构,而是涵盖了众多研究所、附属医院和学院。

具体来说,大协和体系包括19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院)、9个学院和106个院外研发机构。如果想要寻医问诊,怕被误导,具体的名单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官网上都可以查询。

这些机构虽然分散在不同地域,承担不同职能,但都属于同一个"协和"大家庭。它们共同推动中国医学的研究、教育和临床实践,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影响力的医学网络。

在这个大协和体系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院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从事皮肤病、性病、麻风病,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机构,跟北京协和医院一样都是国家卫健委直属医院,学术地位和权威性不言而喻。

中国到底有几个协和?大协和体系科普_https://www.izongheng.net_医疗_第2张

苏州协和药业的前身,便是皮研所与苏州吴县日用化工研究所在1989年联合创办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苏州吴县保健日化联营厂"。这家联营厂的成立,体现了当时"转化医学"的前瞻理念——将皮肤病学的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可以使用的日化产品。

说完了协和体系的机构,接下来说协和的商标。

在此背景下,联营厂于1990年申请注册了"协和"商标,1991年,"协和"商标正式获得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90年代末,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联营厂发展为"苏州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协和"商标目前是由苏州协和的创始人郑正华持有的。

中国到底有几个协和?大协和体系科普_https://www.izongheng.net_医疗_第3张

苏州协和1989年成立时,其他几家知名维E乳品牌的生产企业尚未出现。其中,生产“精心硅E乳”的北京协和精细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生产“标婷维E乳”的北京鹰华公司则成立于1993年。所以苏州协和药业的"协和"商标也并非"抢注"或"蹭名气",而是基于其与皮研所的实质性医研合作关系。作为大协和体系的一部分,皮研所授权联营厂使用"协和"名称完全在情理之中。

2006年,针对“协和”商标的使用权,还打过官司,最终郑正华胜诉,获赔10万元。对此,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吕炳斌在考证相关资料后明确表示,鉴于联营厂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之间的历史渊源,这一商标注册行为并非恶意抢注,而北京协和医院对此也并未提出异议。

而武汉协和和福建协和并不属于大协和体系,他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武汉协和,其实全称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它的前身是由汉口仁济医院与汉口普爱医院第二分院合并的汉口协和医院,与北京的大协和体系并无直接渊源。

另一家使用"协和"名称的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俗称"福建协和",是由1860年中华基督教闽中协会(美部会)创办的圣教妇幼医院和1900年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开办的马高爱医院合并而成的。

三家"协和"医院,如同"花开三叶,各表一枝",虽然都选用了"协和"这一名称,但各自的成立背景和发展路径却大相径庭。

那么,为何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医疗机构都选择了"协和"这一名称?这与"协和"一词的原意有关。

"协和"一词是由英文"Union"翻译而来,原意就是"联合"或"团结",协和医学堂当初取了雅致的"协和"二字。汉口协和医院和福建协和医院都是由两家医院合并的,都叫Union Hospital,沿用"协和"的翻译也并无不妥。

追根溯源,"协和"这一名称早已成为不同医学体系、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的象征,代表了医学人员为了人类健康事业而共同努力的理念。这种理念超越了地域和历史的界限,成为多家"协和"医疗机构的共同精神内核。

只是如今在大众认知层面,由于协和体系的影响力巨大,协和二字产生了品牌效应,因此逐渐替代了原意。

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和组织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协和"。避免因认识片面而产生误解,为那些真正有"协和"血统的机构和企业正名,另一方面也能脱离名称迷信,从而客观选择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和商品。

中国到底有几个协和?大协和体系科普_https://www.izongheng.net_医疗_第4张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