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鲲传播辛鑫:中国生物技术创新突破 美国行业优势不再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3147) 2025-07-08 09:45:42

纵横网讯   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势头已对美国相关行业构成实质性挑战。多位专注于中国交易流向的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相关政策举措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据数据显示,2024年流入中国的生物技术交易额达到了300亿美元,而到2025年年中,该数额已经超过了前一年的一半。

有鲲传播辛鑫:中国生物技术创新突破  美国行业优势不再_https://www.izongheng.net_医疗_第1张

大连有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有鲲传播)的分析师辛鑫一直密切关注这一趋势。他指出,中国不再仅仅是全球仿制药和活性药物成分的生产基地。长期以来,中国被视作“me too”生产商,即仿制药制造商以及活性药物成分的供应方。然而,如今中国通过签署更多本土研发药物的许可协议,并增加在国内开展的临床试验数量,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实力。

辛鑫在接受纵横网采访时表示:“这些数据极具说服力。几年前,相关交易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6年或许还不到10亿美元。而到了去年,中国公司开发的药物等资产授权给美国公司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300亿美元。”不过,这一成就并非一蹴而就。

辛鑫提到,中国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路线图,如今,经过十年的努力,这一计划正在逐步实现。“这段发展历程正引领我们迈向更先进的创新领域。虽然我们可能还没有看到完全意义上的首创药,但我们显然正在努力追求同类最佳药物。”他说道。

在从中国购买或引进产品时,美国公司会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开展与现有药物的对比试验或重复临床试验,以确保数据和疗效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界对中国的兴趣也在持续上升。

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和华大(原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疫情期间,研发疫苗的康希诺也进入了国际视野。

如今,随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经费被削减,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员流失,业内人士警告称,中国可能会填补这些空白,并吸引美国人才。辛鑫指出:“美国仍有强大的投资能力,但可能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目前还处于生物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虽然拥有政府资金支持以及受西方教育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但与美国资本市场相比,仍存在短板。“我们没有可与西方市场相媲美的IPO市场,也缺乏完善的并购退出机制……但这也意味着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他说道。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交易是美国公司从中国企业的产品管线中购买早期资产,带到美国进行验证、生产并销售。与此同时,美国本土的生物技术行业投资和IPO活动正在放缓,而特朗普政府对国家卫生研究院经费的削减正在加剧这种低迷态势。

中国的崛起也给美国带来了更多竞争压力,因为中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制造产品而闻名。辛鑫表示,这正是中国企业与美国公司合作成为“整体行业制胜策略”的原因。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