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工作?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1639) 2025-07-22 14:25:25

人工智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工作?_https://www.izongheng.net_人工智能_第1张

人工智能引发的就业冲击究竟有多严重?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影响,各界存在诸多猜测,Fortune Intelligence等媒体亦有大量探讨。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简·哈奇乌斯正在研究这个课题。他率领团队广泛整合行业调查、政府数据和专有分析,编制了《人工智能应用追踪报告》(AI Adoption Tracker)。哈奇乌斯团队发现,2025年第二季度人工智能应用取得“显著进展”,美国公司运用AI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比例从第一季度的7.4%升至9.2%。该报告亦描绘出一幅更为复杂的图景。他们发现,尽管生成式AI及相关技术正在迅速重塑企业投资与生产力,但其对就业的影响速度却更为缓慢且微妙。

以下为高盛《人工智能应用追踪报告》的三大核心观点。

1. 迄今为止,劳动力市场所受冲击有限

尽管美国企业人工智能采用率激增,但研究报告指出,整体劳动力市场状况目前基本未受影响。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仍然有限,且尚无迹象表明其对大多数劳动力市场指标产生显著冲击。”这一结论与科技行业削减涉及AI的工作岗位的信号形成对比,也与数位知名CEO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超50%白领员工的言论相左。

具体而言,高盛表示,在AI应用程度高的行业中,就业增长、薪资涨幅、失业率及裁员率等关键指标,与AI应用程度较低的行业相比,并未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目前,与AI相关的职位招聘占所有IT岗位的24%,但仅占招聘总数的1.5%。这表明,尽管技术类岗位正在积极调整,但更广泛的劳动力结构转型仍是渐进式的。

值得注意的是,受AI影响的岗位失业率现已与整体经济水平趋同,驳斥了早期对大规模失业的担忧。近期并未有明确将AI列为原因的裁员公告,这进一步表明当前AI带来的冲击主要局限于特定职能领域,而非波及整个行业。

另一方面,分析师指出,在传闻中受到AI影响的职业(电话客服中心即是显著例证),其就业增长仍不尽如人意。这表明某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但尚处于早期阶段。

2. 生产力提升集中显现且成效显著

高盛指出,在已部署AI的领域,其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显著。哈奇乌斯团队援引学术研究及企业案例称,采用生成式AI平均可将劳动生产率提升23%~29%。具体估算值存在差异:学术研究得出的中位数为16%,平均值为23%;企业案例得出的中位数为30%,平均值为29%。尽管如此,这仍表明先行采用者已获得切实的效率提升。

随着企业从试验阶段转向将AI融入核心工作流程,最积极应用生成式AI的行业,如信息科技、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得到的生产力提升最为显著。

商界领袖和经济学家预计,随着应用深化及更多组织将AI纳入基础设施,其对生产力的综合影响将在宏观经济数据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3. AI对就业的影响:仍处于初期

高盛分析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是:AI对就业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一方面,与AI相关的职位空缺(尤其在IT领域)正在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对机器学习工程师、AI研究员等职位的需求也在上升。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公司正计划招聘具备此类技能的人才。

生产力提升终将惠及更多行业,而“AI应用强度”(即高度依赖AI的岗位占比)在信息技术和专业服务领域最高,预示着未来就业结构的转变可能会率先在这些行业显现。

报告指出,当前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有限,但变革的种子已然播下。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AI采用率的提升,预示着未来的生产力变革与岗位变迁。然而就目前而言,至少在AI技术与业务流程实现更广泛、更深度的融合之前,对AI引发大规模失业的担忧似乎有些夸大了。

随着企业持续扩大AI应用规模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日益成熟,机遇与挑战均将随之增加,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商界领袖及劳动者共同密切关注。

高盛拒绝进一步置评。(财富中文网)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