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十年斜视困扰 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手术助患者重获双眼视觉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1.1w) 2025-07-23 13:34:35

2025年7月19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特邀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莅临坐诊并开展手术,成功为一位 20 岁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小涛解除了困扰多年的眼疾,助其重获正常眼位与清晰视界。

余新平教授深耕斜弱视诊疗领域多年,擅长各类常见斜弱视的规范化治疗、复杂斜视的精准手术矫正、难治性弱视的个体化矫治,以及双眼视功能异常的系统性诊治,凭借精湛医术为众多患者带来光明。其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不仅获评 “2017 年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十大进展”,更被纳入 2020 版美国眼科学会斜视临床指南,成为国际同行参考的重要学术依据,充分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学术高度与国际认可度。

小涛 10 年前就发现自己的眼睛有向外偏斜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给生活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余新平教授对小涛进行了详细检查,结果显示:小涛右眼裸眼视力 0.6,戴镜 pl/-1.50DC×180° 矫正视力到 1.0;左眼裸眼视力 0.06,戴镜 - 3.50DS/-2.00DC×175° 矫正视力到 1.0。33cm 看近时及 5m 看远时眼位向外偏斜 40 三棱镜度,左高右 10 三棱镜度,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经被破坏。综合各项检查结果,余教授诊断小涛为共同性外斜视、垂直分离性斜视、左眼下斜肌亢进、双眼屈光不正。

告别十年斜视困扰 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手术助患者重获双眼视觉_https://www.izongheng.net_医疗_第1张

在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后,余新平教授为小涛实施了斜视矫正手术,术中进行了右眼外直肌后徙 7mm、右眼内直肌缩短 6mm 的操作,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从术前和术后的对比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涛的眼位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经过验光配镜以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小涛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恢复中,这让小涛及其家人都感到十分欣慰。

余新平教授介绍道:“垂直分离性斜视主要特点为两眼交替上斜视,眼球运动呈分离状态。交替遮盖时被遮眼上漂且合并外旋转,去遮盖后眼球缓慢回到注视位合并内旋转。看远时更容易暴露。头位侧转后交替遮盖时仍有交替上漂现象是与单纯下斜肌亢进鉴别的要点。经常合并先天性外斜视、下斜肌亢进、弱视、眼球震颤等。常为双眼发病,可以为对称性但更多情况表现为非对称性,也有单眼性垂直分离性斜视。平时无明显交替上斜视,只在检查时才暴露者可保守治疗。如患者合并屈光不正,在配戴眼镜时可以用光学手段转换注视眼,避免暴露上漂现象。垂直分离性斜视合并水平斜视者在矫正垂直分离性斜视的同时予以手术矫正。”

余教授进一步解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方向都相等,日常表现为恒定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主要表现为外斜视、复视、辐辏功能不足。该病长期治疗不佳,可能会导致视功能丧失。患者会感觉复视和外斜视,斜视度在 15°~40°,呈恒定性。辐辏功能不足,即不能做斗眼的眼球运动,但双眼水平同向运动正常。有时还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可有双眼上下同向运动障碍。如斜视度数大,一般超过 15°,病情稳定半年时间后,可以手术矫正。眼位矫正后通过积极的术后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训练、融像训练、立体视训练等,可以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