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病逝 享年103岁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2714) 2025-10-18 17:25:10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病逝 享年103岁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1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病逝,享年103岁。

综合新华社和央视新闻等报道,享誉世界的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星期六(10月18日)中午12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清华大学官网星期六已呈黑白色,发文深切哀悼杨振宁逝世,指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悼文称,杨振宁在回到清华后,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为清华大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极大贡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华官网介绍,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5年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杨振宁1949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员,1955年任教授。1954年,杨振宁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思想,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64年,杨振宁成为美国公民。他当时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那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虽然父亲曾留美,但直至临终都无法宽恕他入籍美国。

1966年,杨振宁离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出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他在石溪分校创立理论物理研究所(现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首任所长并在该研究所工作至1999年。

杨振宁毕生为中国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71年他首次回中国访问,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1977年,为促进中美邦交正常化,他组织成立全美华人协会并担任会长。 

此后数十年,杨振宁为促进中国科技交流和进步做了大量工作。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从美国和香港募集资金,资助中国学者到美国进修。1986年,他应邀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此后经常访问香港,对香港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7年,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应邀担任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高等研究中心更名为高等研究院。杨振宁于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他亲自募集资金创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用于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

妻子杜致礼久病后于2003年10月19日在美国逝世。杨振宁搬回清华园居住。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翁帆结婚。翁帆曾在杨振宁与杜致礼1995年访问汕头大学时担任两人的向导。

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之后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杨振宁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放弃美国国籍并非容易的决定,但感谢美国给了他做科学研究很好的机会。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