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迎来16 岁的先天性外斜视患者小范。自出生起,小范就存在眼睛向外偏斜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眼位偏斜症状不断加重,不仅影响外观,更对其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困扰。为寻求专业治疗,小范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由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接诊,最终通过手术成功恢复正常眼位,开启双眼视功能康复新旅程。
据了解,小范的眼位问题伴随其成长多年,幼时家长曾尝试多种方式干预,但效果不佳。随着小范进入青春期,对自身形象关注度提升,眼位偏斜带来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在亲友推荐下,小范及家长选择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希望借助专业眼科力量解决这一难题。
接诊后,杨秋艳主任凭借多年深耕视光及小儿眼病领域的临床经验,为小范开展了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范双眼存在屈光不正问题:右眼裸眼视力 0.4,佩戴 - 2.25DS/-0.50DC×5° 矫正眼镜后,视力可提升至 1.0;左眼裸眼视力同样为 0.4,通过 - 2.00DS 矫正眼镜,视力能恢复至 1.0。更关键的眼位检查数据显示,小范 33cm 看近时眼位向外偏斜 35 三棱镜度,5m 看远时眼位向外偏斜 30 三棱镜度,且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完全破坏。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杨主任明确诊断小范为先天性外斜视合并双眼屈光不正。
考虑到小范已 16 岁,眼部发育基本成型,且斜视症状持续多年,杨秋艳主任与医疗团队经过反复研讨,在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 ——“双眼外直肌后徙 6.5mm”。手术过程中,杨主任凭借精湛的手术技术,在专业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下,精准操作每一个步骤,有效保障手术安全与效果。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术后,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医疗团队为小范提供了全方位的康复指导:从眼部清洁护理、用药规范,到饮食与作息建议,都进行了细致叮嘱。同时,根据小范术后恢复情况,及时为其开展验光配镜,并同步启动双眼视功能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康复,小范的眼位已成功恢复正常,原本受损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改善,小范及家长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谈及小范的病例,杨秋艳主任针对先天性外斜视这一疾病进行了专业科普。她指出,先天性外斜视属于先天性眼病,多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6 个月前)发病,部分病例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与间歇性外斜视不同,先天性外斜视大多表现为恒定性外斜,极少出现 “时而正常、时而偏斜” 的情况,且斜视角通常较大,多超过 30°,仅靠配戴眼镜无法实现矫正,患者往往缺乏双眼单视的先天条件,对视功能危害极大,常伴随无同时视、无融合视、视网膜对应功能缺失等问题。
“这类患者多数能实现双眼交替注视,但大多无明显屈光不正,病情与屈光、调节功能关联度不高,且斜视角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杨主任进一步解释,先天性外斜视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中枢性集合与分开功能不平衡、遗传因素、眼部解剖异常(如眼外肌位置或自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等),或支配眼肌的神经麻痹有关。此外,该病还常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垂直分离性斜视、A-V 型斜视、眼球震颤等问题,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神经系统异常或颅面畸形,导致立体视与双眼注视功能普遍较差。
在治疗建议方面,杨秋艳主任强调 “早发现、早干预、早手术” 的重要性:“先天性外斜视的治疗以手术矫正为主,关键在于在患者知觉异常(如弱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建立之前尽早实施手术。术后需配合系统的视功能康复训练,最大程度争取恢复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为患者未来的视力健康与生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此次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为小范治疗先天性外斜视,再次展现了医院在视光及小儿眼病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未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将持续提升科室诊疗水平,优化服务流程,为更多眼疾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眼科医疗服务,守护大众清晰 “视” 界。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