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乌克兰援助或在会谈后恢复,特朗普表态支持军援并再度对普京表示失望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3380) 2025-07-08 18:17:50

【纵横网-izongheng.net】据Politico报道,未来一周内,美国官员将在意大利和乌克兰举行一系列高层会议,会后美国部分暂停的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或将恢复。

美国对乌克兰援助或在会谈后恢复,特朗普表态支持军援并再度对普京表示失望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1张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乌克兰特使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计划在国际援助会议期间,于罗马与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捷姆·乌梅罗夫(Rustem Umerov)举行会晤,随后前往基辅继续会谈。

恢复防空系统和精确制导弹药的供应对乌克兰至关重要。过去两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严重打击了民用基础设施。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已向基辅方面表示,将尽快恢复部分工程设备和装甲车辆的运输,但尚未公布具体时间表。

周一晚间,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特朗普表示:“我们会再运送一些武器,我们必须这么做。他们需要自卫,他们现在被打得很惨……我们必须提供更多武器,主要是防御性武器,但他们确实遭受了严重打击,伤亡惨重。”

凯洛格的发言人摩根·墨菲(Morgan Murphy)在回应媒体询问时表示,凯洛格与乌梅罗夫在基辅的会晤早在上周援助暂停消息曝光前就已安排,最初并非为讨论军事援助问题。

上周,五角大楼突然暂停向乌克兰提供导弹防御系统和精确制导弹药,令乌克兰方面感到震惊,也让许多国会议员和特朗普的支持者措手不及。

这一决定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盟友中引发了新的疑虑,担心美国是否会进一步减少对基辅的军事支持。

此次暂停也与特朗普上个月在海牙北约峰会期间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的表态相矛盾。当时,特朗普表示愿意加快向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

特朗普当时表示:“他们确实想要那种‘反导导弹’,我们会看看能否提供一些。这些武器确实很难获得。”

上周五,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话,讨论了援助暂停问题,并探讨了与俄罗斯达成潜在停火协议的可能性。

泽连斯基称,这是“我们这段时间以来最好、最具成效的一次对话”。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特朗普在通话中向泽连斯基表示,暂停武器运输并非他的决定,并重申将继续支持对乌军事援助。

特朗普表示,他在上个月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后,下令审查五角大楼的武器库存,但并未冻结对乌交付。

他向泽连斯基保证,美国将尽可能提供援助,尽管目前运输仍处于暂停状态。

此次通话发生在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的次日。特朗普表示,与普京的通话“进展不佳”,他对此“非常不满”。

特朗普说:“感觉他就是想继续打下去,继续杀戮。这很不好,我对这次通话不满意。”

相比之下,他表示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更具建设性,并暗示更多武器可能很快运往乌克兰。

当被问及是否会恢复被五角大楼暂停的“爱国者”防空导弹供应时,特朗普回答:“是的,我们可能会……他们需要一些支援,因为他们现在确实被打得很惨。”

周一,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利维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对乌援助的暂停并非永久性措施,而是“暂时性的审查,以确保五角大楼提供的所有装备都符合美国军队和军人的利益”。

此次暂停的对乌武器供应包括:8400发155毫米炮弹、142枚“地狱火”导弹,以及252枚用于多管火箭系统(射程约50公里)的精确制导导弹。

此外,暂停运输的还有30枚用于拦截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近期,俄罗斯对乌克兰各地民用基础设施发动了密集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专家罗布·李(Rob Lee)指出:“防空弹药,尤其是‘爱国者’导弹,至关重要。俄罗斯正在大量生产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越来越难以被乌克兰的机动防空系统拦截。”

他还表示:“俄罗斯实际上正在打击乌克兰的国防工业,有时甚至摧毁了工厂。因此,提供防空系统不仅有助于保护乌克兰城市,也有助于乌克兰恢复自身弹药生产,从而维持长期作战能力。”

乌克兰官员周一表示,俄罗斯近期加强的攻势已造成至少11名平民死亡,8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儿童。

泽连斯基指出,过去一周内,俄罗斯向乌克兰多个地区发射了至少1270架无人机、39枚导弹和1000枚滑翔炸弹。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