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公司的上市之路意外受阻,它该如何重获资本的青睐?对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烽光电”,872166.NQ))而言,答案或许就写在其最新修订的公司章程里。
在今年7月撤回北交所IPO申请后,10月上旬,新烽光电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将“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和“智能机器人研发”纳入经营范围。这两大领域都是2025年政策大力支持、市场高度关注的热门赛道,公司此举透露出明显的战略转型与“卡位”意图。
这一切调整,或许都源于其首次冲击北交所IPO时暴露的核心短板。公开信息显示,新烽光电的传统主营业务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同时应收账款规模持续高企,而信息披露上的瑕疵,在严苛的上市审核目光下被进一步放大,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其上市的潜在阻碍,意味着“旧故事”已不足以支撑其估值预期。
营收增长乏力,应收账款高企凸显压力
作为一家专业的水系统信息化服务提供商,新烽光电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包括方案前期咨询设计、核心硬件设备研制生产、数据建模分析、软件系统平台开发部署,以及项目实施与交付运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该公司自2017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以来,营收增长轨迹起伏不定。挂牌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38%至3020.08万元,但此后三年起伏不定,直到2021年才重回增长轨道。
2021年-2024年,新烽光电分别录得营业收入1.04亿元、1.93亿元、2.06亿元、2.18亿元,而随着规模增长,增长幅度出现了逐步放缓迹象。但尽管如此,毛利率方面公司仍维持在50%以上水平,2024年达到近年新高,为63.58%。

营收质量却值得关注:新烽光电的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5665.06万元增至2024年的2.52亿元,应收周转天数则从140天增至接近326天;同时,存货周转天数从448天降至199天。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公司从生产到销售的周期大幅缩短,却可能是以放宽收款条件作为代价,或者公司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弱,业绩增长无法抵消应收款所潜藏的巨大风险。
新烽光电在2025年中报中披露,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在2024年底、2025年6月底分别为2.52亿元、2.6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52.73%、55.58%;相应的坏账准备分别为5381.77万元、5998.89万元,风险敞口显著。此外,公司客户集中度居高不下,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分别占公司总营收的48.14%、86.25%,单一大客户波动会放大业绩风险。
信披存漏洞,代持与财务报错引监管关注
上市进程方面,早在2023年6月12日,新烽光电就与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下称“长江承销保荐”)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同日向湖北证监局报送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材料。
然而,在辅导期间,公司被发现2015年-2024年,其持股平台武汉秦汉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武汉海慧众和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曾存在合伙财产份额代持情况且未及时披露,直到2024年8月才宣布完成整改。
2024年12月31日,新烽光电通过湖北监管局的辅导验收,同日向北交所报送了IPO的申请材料。怎知,随即意外出现:2025年1月10日,其董事、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刘金波因个人原因辞职。刘金波自2015年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其在公司推进IPO的关键期突然离职,引发了市场对内部治理稳定性的疑虑,亦开始担忧新烽光电审核风险陡升。

▲刘金波辞职公告截图
这些担忧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2025年3月19日,湖北证监局对新烽光电、实控人武治国、刘金波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其中刘金波被涉及的主要是2023年半年度报告错报一事。

▲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截图
警示函披露,2024年8月,新烽光电宣布对2023年半年度报告进行会计差错更正,调减净利润370.44万元,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武治国、刘金波违反了相关规定,尤其是武、刘二人负有主要责任。
资金占用与关联交易披露违规,IPO停滞
经湖北证监局查实,新烽光电还存在实控人占用公司资金,未及时披露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以及一致行动人信披不实等多项违规。
具体而言,武治国在2023年通过其控制的武汉市格泰瑞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泰瑞特”)、武汉佐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佐成建筑”)、武汉斯泰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泰金”)、武汉秦汉环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汉环境”)等关联公司占用新烽光电资金,截至2023年10月底余额为453.49万元(截至当年末已归还)。
同时,上述四家公司作为新烽光电的关联方,对应的关联交易迟迟未获披露。包括2021年,该公司与秦汉环境发生关联销售6.73万元,2021年-2023年与上述四家公司之间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拆借,单个公司拆借余额最高626.55万元。但新烽光电未在挂牌申请文件、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及时披露这些事项,直至2024年4月才补充披露。
湖北证监局还指出,自新烽光电2017年9月新三板挂牌以来,湖北秦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海慧众和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均为武治国的一致行动人。但从2018年年报到2023年半年报,新烽光电并未披露这些情况。
种种信披及财务瑕疵,似乎也已注定成为其此轮IPO的阻碍,至2025年7月9日,新烽光电宣布撤回在北交所的IPO申请。这一利空直接冲击二级市场,7月11日刚复牌,该公司的股价就出现跳水,当天收跌31.35%至14.21元/股,至9月12日更是跌至历史低点。

▲新烽光电股价走势截图
截至目前,新烽光电都未释放重新冲刺IPO的任何消息。而其新增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和“智能机器人研发”业务,与自身的传统水系统信息化服务并无明显技术或业务协同,能否借此打破营收增长瓶颈、重新赢得监管层及资本信任,仍是未知数。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