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不少人发现钱越来越难攒了。美国理财网站《GOBankingRates》梳理出10大"隐形开销",正悄悄掏空你的钱包。
1. 关税成本
消费品价格已现上涨。理财专家克里斯托弗·斯特鲁普提醒,2026年关税连锁反应仍将持续,"建议提前把涨价因素算进预算,避免进口商品成本上涨侵蚀存款。"
2. 信用卡利息
仅还最低还款额,债务只会越滚越大。目前不少银行信用卡年化利率超15%,长期欠款压力不小。
3. 自动续费订阅
各类App会员看似便宜,但叠加起来就是笔巨款,还容易忘关。专家建议:先列出所有订阅清单,取消重复服务,可按季度切换不同平台。
4. 车险保费
汽车配件和维修费上涨直接推高保费。保险比价平台Clearsurance专家梅拉妮·穆森建议:多比价、货比三家,能省则省。
5. 服务"隐性收费"
银行手续费、票务服务费等各类杂费名目繁多。应对方法是:关闭不必要的自动扣款,预留至少一个月生活费作缓冲。
6. 餐饮开支
超市和餐厅价格在过去一年普遍上涨。理财专家建议回归"计划性消费":每周列菜单、买超市自有品牌、善用返现优惠、比对单价。
7. 水电燃气费
各地能源价格涨幅不一,但总体呈上涨趋势,家庭能耗支出明显增加。
8. 话费网费
2025年家庭月均通讯支出持续走高。建议直接找运营商砍价、降低流量套餐,或办理手机宽带融合套餐,续约时务必紧盯优惠。
9. 商业健康险保费
过去一年多款健康险产品大幅调价,部分家庭即便收入增加,实际到手反而减少。
10. 小额" lifestyle creep"
存款损耗往往源于"生活方式悄然升级"带来的零星支出。专家建议:关闭免密支付,网购时强制自己延迟24小时再下单,通常能减少约15%的冲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