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之外,还有一个市场——亚洲本币债市,正被越来越多投资人重新关注。它有稳定现金流,有区域经济支撑,也有政策推动。但它真正被市场接纳、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一部分的起点,是被权威指数系统收录。
iBoxx ABF 泛亚洲指数实现了这一步。从最初的统一权重,到引入GEMLOC评分、绿色债券纳入规则优化,这一指数通过持续修订标准,让原本碎片化的本币债市场变得“有据可循”。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它打开了一个此前难以进入的市场;对机构来说,则提供了可量化、可比较的跨国债券配置工具。
1. iBoxx ABF 泛亚洲指数推出至今已有 20 年的历史。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该指数是如何调整适应的?(标普道琼斯指数)
iBoxx ABF 泛亚洲指数于 2005 年推出,是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倡议的亚洲债券二期基金(ABF2)的官方基准。设立该倡议是为了促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区域流动性。根据该倡议,成员央行将部分外汇储备指定用于通过九个被动型本币债券基金集体投资本地货币债券。该指数涵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八个市场。
2005 年时,亚洲本币债券市场的格局与今天截然不同。2005 年 12 月 31 日,iBoxx ABF 各市场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总规模为 1.565 万亿美元。尽管经历了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等重大全球事件,数据显示市场总体规模呈逐年上升之势,仅有轻微的波动,说明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道路一直较为稳定。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这一数字已飙升至 17.457 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 13.47%,在 20 年左右的时间内增长了 11 倍。
不同市场的发展速度迥异,部分市场的总体规模和基础流动性增长速度都快于其他市场。图 2 说明相关市场的占比在过去 20 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中国内地的占比从 11.24% 上升到 25.00%(根据指数编制方法,上限为 25%),而印度尼西亚的占比从 5.99% 上升到 8.39%。相比之下,中国香港的占比从 18.30% 下降至 8.19%,韩国的占比从 20.67% 降至 15.42%。上述变化是与 iBoxx ABF 泛亚洲指数中其他合条件市场相比的相对变化。
完整版报告已于标普道琼斯指数中文官网上线,欢迎访问www.spglobal.com/spdji/zh/education/article/talkingpoints-iboxx-abf-celebrates-20-years/?utm_source=IZONGHENG&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Article&utm_content=20250710,在“研究与洞察”专栏的“教育”版块查找《市场热话:iBoxx ABF 20 周年致庆》专题文章,下载阅读。建议注册订阅平台内容,定期获取最新指数策略、专题研究和行业教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