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E-NCAP新规强制“上车”!全球酒驾管控全面升级,瑞典森尔(Senseair) NDIR技术赋能DMS实时酒精监测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7795) 2025-08-28 15:32:57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酒驾每年导致全球超26万人死亡,占交通事故致死主因的28%。在此背景下,Euro-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颁布新规,要求所有新车搭载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必须集成酒精检测功能,以识别驾驶员药物或酒精使用迹象。此举将推动DMS市场规模在2027年达70亿人民币,更标志着交通安全监管从"事后追责"向"实时阻断"的战略转变,而酒精检测的精准性成为关键赛点。全球传感技术引领者瑞典森尔(Senseair) 凭借自主研发的NDIR技术,以免接触、高精准、抗干扰的独特优势,成为全球头部车企DMS酒精检测的优质之选。

E-NCAP酒精监测新法规落地

Euro-NCAP是汽车界权威安全测试机构,由欧盟组织、专业学者及高科技工程技师共同组建。2024年,E-NCAP正式发布《2026版安全测试规程》,首次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设为最高优先级项目,新规于2026年1月起实施。新规把酒精和药物使用列为关键影响因素,要求汽车舱内监控系统通过分析驾驶员15项行为指标(如瞳孔异常、反应延迟等),识别酒精或药物使用迹象并评估驾驶能力受损程度,所有参评车型必须通过实时监测这些指标完成评估。这意味着,酒精检测能力直接关联车辆安全星级,未达标车型将面临最高安全评级清零的风险。

欧洲E-NCAP新规强制“上车”!全球酒驾管控全面升级,瑞典森尔(Senseair) NDIR技术赋能DMS实时酒精监测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1张

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出台酒驾防控的有力举措。2024 年夏季,德国强制要求新车预先配备酒精锁接口,以便后续加装酒精锁系统;美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规定,自2026年起,在美国境内投入使用的车辆必须加装能侦测并杜绝酒驾行为的监控设备,实时判断驾驶员是否酒驾。

传统车载酒精检测痛点

欧洲E-NCAP新规强制“上车”!全球酒驾管控全面升级,瑞典森尔(Senseair) NDIR技术赋能DMS实时酒精监测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2张

目前,已有车企和方案商陆续推出车载酒精检测方案,例如长城、吉利等车企采用电化学传感器、DMS系统监测等,但存在以下限制:

1、无法准确判断出气体是否为驾驶员所呼出,乘客饮酒或车内酒精喷雾均可触发误报,结果不确定。

2、气体稀释后或处于远距离时难以被检测,无法满足“实时无感监测” 要求。

3、DMS系统作为新兴技术,应用范围有限,在弱光环境(如夜间、隧道)中监测易失效,误判率升高。

Senseair A ONE,酒精检测新选择

瑞典Senseair拥有30多年气体检测技术经验,掌握前沿的科学研发和生产技术,是先进的气体传感技术供应商之一,其传感器采用先进的NDIR技术,免接触式检测,使用便捷且测量精准,是值得信赖的OEM厂商。目前,Senseair产品已覆盖欧美日韩等发达商业地区以及中国等新兴市场。

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市场认可度,MAGNA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2024年便选用基于NDIR技术的Senseair A ONE酒精检测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与DMS监测系统协同配合,实时检测车内空气中的酒精含量。Senseair A ONE是一款免接触式酒精检测传感器,采用NDIR技术测定人体呼气中的酒精浓度,可集成到OEM酒精检测应用中,适用于工作场所、紧急情况和道路车辆中。其特点如下:

● 免接触式检测:在40厘米内对着方向盘柱中的传感器吹气,无需吹嘴即可检测酒精,避免传染风险。

● 接受高度稀释的呼吸样本:能精准检测高度稀释的呼吸样本,确保检测可靠准确。

● 灵活集成,协同增效:支持集成到车辆仪表板或呼吸测试设备中,巧妙弥补DMS在酒精检测方面的不足,保障行车安全。

欧洲E-NCAP新规强制“上车”!全球酒驾管控全面升级,瑞典森尔(Senseair) NDIR技术赋能DMS实时酒精监测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3张

酒驾防控的核心,在于精准、及时地识别风险并有效干预。Senseair将不断创新、提高酒精检测技术,与更多车企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推动全球交通安全水平迈向新的高度,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心、无忧。请前往官网了解更多资讯https://senseair-sensors.cn/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